水处理产业已从“让子弹先飞一会”趋向高质量增长。近年来,水处理产业更新换代和创造新兴增量空间的速度引得业界瞩目。依靠日渐成熟的技术应用方案和精良的水处理装备制造,搭乘绿色发展理念和多路资本的快车,水处理的“黄金时代”正在成型。一些输出力从业者和投资界人士认为,属于中国的水处理时代正在到来。
以黑臭水体治理、海水淡化为代表的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“增量”模式的崛起,带动了中国水处理投资热潮。来自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,在过去一段时期内,我国水处理市场投资体量动辄逾亿元,未来几年,这一增速还将继续保持年均25%左右的高速增长。市场机构预测到2017年底,我国水处理的交易规模将达到超过2万亿元。
迅猛发展的同时,水处理产业实现了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。公开资料显示,水处理资本热潮在2014年起步,2015年井喷。也正是在此期间,水处理紧抓生态环境治理契机,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、发展新兴治理领域和综合解决方案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,产业链也正是站在上述“拼图”的肩膀上才获得跨越式发展。此外,我国传统产业效率较低,原供给难以满足市场需求,存在较大的水处理产业链改造提升空间。
从整个“大”环保看,水处理产业快速迭代独树一帜。水处理行业和治水经济从鲜有问津到资本热潮,基本三年是一个周期,这一时间内也足够一家初创企业成长为巨头,并逐步抬高行业门槛。如今大气污染防治、固废处理、环保装备制造等各个领域基本都已呈现出市场竞逐的场景,一些行业风口上的中坚力量加速布局,催生出下一次水处理变革:产业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,快速更新换代。
水处理为何能在环保产业链中弯道超车?专家和创投界人士指出,一个重要原因在于,成熟的水处理装备制造和水环境治理技术路径,为水处理行业迅速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载体。同时,水处理治理前期任务基数大密度高,发展水处理综合服务规模效应突出。从消费者基数的角度看,水处理企业只有水环境治理实力过硬才能实现规模经济,降低污水处理应用的单位成本,扩大企业品牌受益和溢出效应,实现水处理企业可持续发展。
政府与新技术新模式的鼎力支持,也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最有效的落地环境。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,近几年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成效显著,无论是城镇还是郊区,一张水网的无缝连接使得水清岸绿的生态愿景逐步明晰起来。基于此,水处理企业应用驱动型创新这使得其倾向于保留当地品牌,更注重贴近市场快速反应,本地化定制特色突出,也更容易为此牢筑自身价值。
业内分析普遍指出,水处理企业拥有鲜明的本地化定制特色和迅速响应市场能力,在水处理“出海”过程中具备一定竞争优势。与其他环保企业相比,这些是水处理企业的独特鲜明特点。分析指出,水处理企业在加码扩围时更注重塑造水生态系统、装备制造环境治理并重、投资基础设施,偏好进入与水处理类似的市场,进而整体布局行业生态。
而国内水处理企业“小而散”、市场集中度较低,由此带来的水处理行业的特点是竞争容易迅速白热化,市场活跃度高、波动性也较大。在已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,如果能够抓住当前顶层设计对待水环境治理的机遇加快发展,水处理可能形成自己的模式,并在未来引领环保市场。